直销真正的挑战,是几十年练就的熟人生意模式,在当下“陌生人社会”优势荡然无存。学会怎样做陌生人生意才是出路。
年过中秋,月怕十五。中秋一过,意味着快过年了。
今年的年恐怕有点难过。整个行业,今年谈得最多的,就是挑战:微商、社交电商、资金盘、区块链、新零售......虎落平阳被犬欺,好像谁都可以来挑战一下。
你说的挑战其实都是伪命题
直销喜欢把非直销统统叫做“传统行业”,好像自己很先进一样。如今落到如此下场,到底遭遇了什么鬼?
行业说得最多的挑战就是销售模式不断兴起。
这显然是个伪命题。
过去的十多年,新的销售模式其实都不断涌现,2000年后,大型超市(如沃尔玛、家乐福等)、便利店(如7-11、全家等)、电商(如淘宝、京东、唯品会等),不断成为销售的主流,并不断改写零售格局。但直销仍然一骑绝尘。为什么这几年直销却越来越望尘兴叹呢?
真正原因:社会人际结构挑战
真正的原因,不是模式的挑战,而是直销遭遇了社会人际结构的挑战。
直销人习惯“列名单、邀约、见面沟通”三板斧,第一板斧就是找熟人,直销也被冠以“杀熟”的两大生意之一。
由此可见,直销是建立在“熟人社会”基础上的销售模式。
这在中国传统的社会结构里,会如鱼得水。
社会学泰斗费孝通在《乡土中国》中说,中国传统是一种“熟悉人”的差序社会结构。你留心就会发现,原来中国人有个习惯,当他敲门的时候,遇到问“谁啊?”他会习惯性回答“是我。”在屋子里听到这声音,就知道是谁了。
但现在如果再回答“是我”,对方觉得你是个傻子。你谁啊?
这是为什么?因为随着人口的流动,中国已经进入了“陌生人”的社会结构。
大家彼此不再熟悉,即使是邻居,你甚至都不知道他姓什么。
于是问题来了:直销一直是基于“熟悉人社会”的商业模式,几十年积累的经验,都是教你如何做好熟人市场。
可是,几十年的经验优势,在“陌生人社会”荡然无存。
前些年还好,随着年轻一代“网络原居民”进入社会主流,将人际关系建立在网络之上,更喜欢在网上找陌生人交友和消费。
受此带动,连家庭主妇也很少逛街逛超市,逛网店的时间越来越多。
拔剑四顾心茫然啊。
社群与准熟人社会
人是群居属性,骨子里还是渴望熟人的。于是社群兴起。
大家在相对固定的社群里交流沟通,尽管都是陌生人、甚至不知道你在不在地球,都不妨碍交流,于是彼此熟络起来。
社群让陌生人社会又多了一层属性——准熟人社会:大家有点熟,但又不曾谋面。
准熟人社会也会产生信赖,甚至有信任背书。
于是社交商业不断兴起。
现在最红火的商业模式,无不是建立在社交商业基础之上——不要列(熟人)名单,通过网络邀约陌生人;不要见面,随时随地通过网络沟通,将陌生人变为准熟人;不要开会,通过社群建立起庞大的社区,一场网络讲座比任何一次直销活动的受众还多。
学会和陌生人做生意才是出路
如果你还在“列名单”,你就out了。
现在是陌生人社会,不是你熟知的熟悉人社会。
可悲的是,直销行业还停留在过去几十年的经验积累上,试图凭借“熟人社会”的商业经验来打天下。结果越来越鼻青脸肿。
不会和陌生人打交道、不会将陌生人转变为“准熟人”,你只会更加鼻青脸肿。
学会和陌生人做生意,才是直销真正的出路。
颜值时代,你首先需要的是品牌
陌生人社会靠什么?靠脸!
脸是什么?颜值!
颜值是什么?品牌!
熟人社会,熟人是种信任背书,并且可以不断沟通去加深。
陌生人社会,彼此从零开始,接触就在一瞬间,谁也没时间也没兴趣去了解你。
你首先得靠“脸”,研制高,自然吸引人。
其次,就是逼格,你那么low,谁理你?
再次,必须讲情怀。张口发财闭口致富,也许网络的另一端就是一个富二代。现在是品质生活时代,你讲讲高尚的内容好不好?
“三高”品牌(颜值高、逼格高、情怀高),让你在陌生人市场如鱼得水。
赞 0
浏览757
相关动态